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海洋出水文物修复:高科技手段察“盐”观“色”

来源:色谱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5 11: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研究人员在做瓷器釉料拉曼光谱分析 研究人员在做脱盐水样离子色谱的进样步骤。 经过修复的南澳I号出水文物在国外展出。(受访者供图)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

研究人员在做瓷器釉料拉曼光谱分析

研究人员在做脱盐水样离子色谱的进样步骤。

经过修复的南澳I号出水文物在国外展出。(受访者供图)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部门,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文物医院”。

文物修复,过去主要凭借“肉眼”和经验,现代的文物修复加入了更多科技的力量,深入到“元素”和“分子”,观测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像“光学成像”“材料与色彩”“红外与拉曼”“扫描电镜”“X荧光与X衍射”“物理与化学”等听起来似乎与文物修复不甚相关的“科室名”,如今却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除署名外)

文物“脱盐”:从测“电导率”到测“氯离子”

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地下一层,与地上熙熙攘攘的场景不同,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内一片静谧。在实验室内,来自南澳I号古船的船板和瓷器等海洋出水文物正静静地“躺”在特制的脱盐水池中。

张欢是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物医生”。他常把文物修复比喻成一台手术,文物进入修复室修复的过程,就像是“病人”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手术的环节,而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康复”对于文物来说同样非常重要。“由于这些文物经过海水的数百年浸泡,存在海水中各种盐分的侵蚀。因此,为文物‘脱盐'就成了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文物保护环节。”

张欢介绍,广东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南海I号南宋代古船的发现拉开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序幕,还有南澳I号明代古船水下考古与保护的实践,因而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这台设备是离子色谱仪,我们常用它来检测评估我们文物脱盐保护的进程和效果。”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宋薇告诉记者,在南澳I号水下考古打捞工作完成后,数万件出水文物来到省博,为了更好地开展海洋出水文物保护,中心购置了这台设备。“在脱盐过程中,脱盐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是文物脱盐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据介绍,在应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检测之前,传统的方法是用测电导率来对脱盐效果进行判断。“脱盐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浓度差,文物中盐分浓度高,会向着浓度低的水中迁出。”她说,当水溶液的离子浓度增加的时候,测出的电导率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则越低。

她表示,这种脱盐监测的方式在给瓷器脱盐时没有问题,但在为金属脱盐时就可能出现偏差。“金属在水里会生锈发生腐蚀,所以脱盐时会用一些脱盐的试剂,这些试剂本身就会使得电导率升高,如果这时再用电导率评价脱盐效果,就很难判断了。而现在就可以通过离子色谱仪测定水中氯离子的情况,更加精确地判断脱盐效果。”

颜色修复:从肉眼观察到“精确测配色”

对于文物的修复,颜色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宋薇说,由于文物颜色的原料、配比、工艺等差别,再加之长期自然老化,人们看到文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特征,“目前颜色修复工作,大多是修复师依靠肉眼观察,再结合经验进行手工配色。”但是,仅依靠人工经验难以精确把控原料配比、着色力、遮盖力、粗细度、均匀性等指标,其中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最终配色的偏差。

宋薇告诉记者,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通常要求修复部位与文物整体“远看一致,近看有别”。为了控制这个“度”,研究人员尝试通过精确测色仪器结合计算系统来辅助进行测配色。

“所以,观众观看展览时看到是一个‘完整'的器物,近距离观察时就可能发现哪里进行过修复。”她补充。

宋薇还表示,除了修复中需要测色外,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文物色彩进行跟踪监测。“一些文物,它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一些色彩的变化。”我们需要及时发现细微的变化,尽早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

价值评估:通过红外光谱推断古代工艺

在“红外与拉曼”实验室内,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王阳正在对一块出水的陶片进行拉曼光谱的分析检测。

文章来源:《色谱》 网址: http://www.spzzs.cn/zonghexinwen/2022/0505/714.html

上一篇:每月仅需4片,石墨烯口罩引发行业技术变革,但
下一篇:液相色谱仪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有前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