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化学论文_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乳制品中脂质

来源:色谱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30 14: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乳品中脂质的重要性 1.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1.2 婴幼儿配方奶粉 1.2 乳品中脂质的组成 1.2.1 脂质的存在形式 1.2.2 脂质的化学组成 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乳品中脂质的重要性

    1.1.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1.2 婴幼儿配方奶粉

1.2 乳品中脂质的组成

    1.2.1 脂质的存在形式

    1.2.2 脂质的化学组成

        1.2.2.1 甘油三酯

        1.2.2.2 磷脂

        1.2.2.3 胆固醇

1.3 脂质的分析方法

    1.3.1 薄层色谱法

    1.3.2 核磁共振分析法

    1.3.3 气相色谱法

    1.3.4 液相色谱法

        1.3.4.1 正相色谱法

        1.3.4.2 反相色谱法

    1.3.5 亲水作用色谱法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4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工艺及对脂质的影响

1.5 化学计量学在乳脂质分析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母乳和不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成分的分析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2.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2.1.3 样品前处理条件

    2.1.4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乳制品中甘油三酯的分离和识别

    2.2.2 不同泌乳期母乳中甘油三酯

    2.2.3 不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

    2.2.4 化学计量学分析母乳和动物乳中甘油三酯的异同

2.3 小结

第三章 母乳和不同动物乳中磷脂成分的分析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3.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3.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3.1.4 亲水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2.2 PL分子的鉴定

    3.2.3 母乳和动物乳中PL组成

3.3 小结

第四章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链中磷脂成分的变化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4.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4.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4.1.4 牛奶样品中PL的分离

    4.1.5 牛奶样品中PL的鉴定和定量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生乳、巴氏杀菌乳、均质乳和奶粉样品中PL的定性定量分析

    4.2.2 加工工艺对牛奶PL的影响

    4.2.3 多元变量数据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全面分析乳制品中脂质组成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设备以及仪器

    5.1.2 实验样品和试剂

    5.1.3 脂质标准品的配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5.1.4 超临界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条件

    5.1.5 方法学考察

    5.1.6 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5.2.1.1 色谱柱的筛选

        5.2.1.2 改性剂和添加剂的优化

        5.2.1.3 柱温和背压的影响

        5.2.1.4 补偿泵的影响

    5.2.2 脂质分子的鉴定

    5.2.3 方法学考察

    5.2.4 母乳、牛奶、水牛奶、羊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质组成分析

    5.2.5 不同配方奶粉的脂质组学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色谱》 网址: http://www.spzzs.cn/qikandaodu/2022/0130/703.html

上一篇:化学论文_色谱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
下一篇:中药学论文_化学计量学在中药色谱分析中的应用